有閒者之居

2025年4月20日 星期日

隨手寫的小說,先導版

 

「哥哥(おにィー)!我要玩電腦!」

「喔......今天是穿運動服?精氣沒問題嗎?」

「沒問題~」她拿起螢幕旁邊的保溫水杯,聞了幾下,說:「哥哥你上次洗杯子是甚麼時候?有味道了耶。」

「我上次洗是兩個月前,那還不用洗啦。」

「不行啦~哥哥的健康很重要耶,我幫你拿去洗。」然後她就拿去廚房流理台,用海綿菜瓜布的海綿面,加上一些洗碗精,試著把水垢給擦拭掉,可是再纖細的手也擠不進狹窄的杯子,所以她馬上換有握柄的海綿刷。


「所以妳真的是魅魔嗎?」

「當然!而且我又不喜歡你。我只是為了健康而已,健康第一!」

「呃,嗯,謝謝......

我分不清楚那是謊言還是真的,只知道她是在照顧我這個食物來源,大概吧。我走到她的背後,她也沒回頭,就說「快洗好了」,我只是摸著她的頭,而她也沒有任何反感或反應,把杯子洗完後放在旁邊晾乾。


「史黛西(Statice)」我突然想叫她的名字。

「怎麼了哥哥?」

我沒說話,只摸著她的臉,我還是不太相信她是真的......摸著摸著,她開始親吻著我的手指,我趕緊說明只是想摸臉,她道歉後只摸著我的手。


「不好意思,那個」作者慌張地解釋說「這篇小說只是用來描述看板娘,只是一篇寫好玩的文章啦,不要那麼入戲。」

我們兩個笑的更尷尬了。

2024年3月9日 星期六

對自己的新聞識讀思考和反省

 

話說在前頭

如果這是你第一次看到我的文章的人,嗨,你好,我是仙山居士。我以前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叫做「什麼叫識讀」,也因為我文章寫得很失敗,所以我不敢隨便再嘗試,直到現在。如果我的文章裡講到「你」或「你們」,我其實是在對著自己說。沒有別人。

※前言本身就像任何其他文學的前言一樣,文章還沒進入正題,你可以跳過不看。

然後對於已經認識我一段時間,或很久之前有看過我的文章的人,我想我欠你們一個解釋:

一,我一直被同樣的情況困擾:我大腦想出來的內容和我寫出來的內容完全不一樣。但在我停止寫作之前特別嚴重。不是「我以為我寫的很長,但其實只有兩三句話」那種,而是寫出一句話我自己都不能理解的時候我就放棄了。

二,這大概是因為在現實中我會被經常性地被打擾。我不是那種可以同時做兩件以上的事情的人。

三,《進擊的巨人》完結篇後,諫山創在紐約時報的專訪時講到自己的創作過程(https://www.nytimes.com/2023/11/05/arts/television/attack-on-titan.html),同時讓我延伸想到,作者的能力會拘束作品,作品本身也會反過來拘束作者。

自從離職和住進醫院出來之後,也因為多了很多自由時間,所以想了很多,因此這篇文章就是結果。

然後我要再說一次,我文章裡都是在講我自己。沒有別人。

※警告:文章內容洩漏了一些《潛龍諜影2:自由之子》(Metal Gear Solid 2: Sons of Liberty)和《潛龍諜影4》(Metal Gear Solid 4)非常重要的劇情內容。

2020年10月19日 星期一

絕對不要相信會影響安全的遊戲

就在我還在寫遊戲業界鬼故事,但我的焦慮感告訴我說「那篇文章可以等,這篇不行」。即便如此,這篇文章還是被我壓了一段時間之後才發表。

2020年7月9日 星期四

《還願》劇情心得評論



※理所當然地,即便現在除了下載盜版才能玩到遊戲之外,本篇文章牽涉到「遊戲內劇情」,繼續閱讀前請三思。此外本人不建議盜版遊戲(只是這講法有前提就是了)。

2019年的時候我原本我是打算寫這篇,但後來決定放棄的原因是我必須在兩個選擇之間選一個寫。一寫遊戲劇情的心得,二就是把中國政府和附和著他們的那群人都好好地罵一罵。

而在道德的選擇上,選擇二相對簡單許多,所以我才寫了這篇:

https://wokholibasa.blogspot.com/2019/02/blog-post.html

但我一直很想寫遊戲劇情的心得,不止是因為劇情上我大概抓到了85%的重點,上面那篇連結其實我說了一個小謊:那桌麻將,和整篇故事都有關係,不是什麼枝微末節的事。

※但因為我沒有參加或體驗任何一部份《還願》ARG,所以這篇不會提到任何關於ARG的任何內容。


2020年3月30日 星期一

仙山居士的日記帳:2020年3月30日


  第一篇、目標是湊齊三十篇的日記,決定要每次都能夠湊齊兩百五十字以上的實驗性質文章。

  很多時候我會花很多時間思考有的沒的,更重要的是它幾乎都沒有寫成文字覺得有點可惜,所以我才會決定這麼做。對了,先禁止自己過度緬懷悲傷的過去,這樣對自己的心理健康比較好。舉例來說,我之所以會寫這篇日記是因為我老爸會干擾我的個人空間和私生活,但他又不喜歡我寫日記,因為怕我會寫到他。